中医康复科 温兆伦
邹女士今年已经55岁,绝经6年,近一年来,她总感觉阴道瘙痒难耐,瘙痒的症状时而白天发作,时而夜晚发作,有时候甚至在她和她朋友聚会的时候会突然发作瘙痒,这个让她羞于启齿的毛病实在让她痛苦不堪。于是,她便偷偷来到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妇科门诊就诊,一系列的检查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实质性的病变,但是妇科医生在给邹女士进行妇检的时候发现阴道有陈旧性撕裂伤,阴道壁松弛等异常。医生建议她先去中医康复科进行一个盆底肌的康复治疗,盆底肌治疗一个疗程后,邹女士的阴道瘙痒症状完全消失,中医康复科张医生建议邹女士继续做两个疗程的盆底康复训练,增强盆底肌肉功能防止复发。但由于邹女士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所以未能坚持疗程治疗。但是,邹女士只要症状一发作就会过来治疗一次。
临床研究表明,盆底肌肉功能的异常也是可以导致阴道瘙痒。那么什么是盆底肌呢?盆底肌是是封闭骨盆的肌肉群,它在盆底犹如一张“吊网”,将膀胱、子宫、直肠等紧紧地吊在上面,以此来维持我们正常的排尿、排便和性生活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时,就会导致“网”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的位置上,于是便出现了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其中比较常见的以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尿失禁、阴道脱垂、漏尿等一系列症状,这给女性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极大尴尬。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盆底肌肉功能的异常呢?我们还是从怀孕的时候开始说起吧。
妊娠期间,体内激素不断增加,“松弛素”是其中之一,它可以使骨盆韧带松弛,使耻骨联合松开,且能使子宫颈口以及阴道扩张。妊娠时来自宝宝的体重、胎盘、羊水等对盆底肌来说是一种机械性的压力。另外,怀孕时盆底肌肉要长时间受到来自增大子宫的压力,在分娩时又要承受各种“力”的考验,从而导致盆底肌肉和括约肌损伤并造成尿道支撑结构受损,直接影响产后盆底肌功能;妇女停经后,女性面临着激素水平的下降,由于激素的缺乏,使得尿道和阴道的黏膜萎缩,尿道黏膜下的血管也变得稀少,造成盆底肌肉的力量相对变弱,引发诸如咳嗽就会漏尿的现象;最后,因女性生理结构特性,尿道、阴道和肛门相互毗邻,阴道很容易受到来自尿道和肛门的污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区域的一系列炎症,阴道平滑肌受炎症刺激发生频繁收缩引起尿频,进一步导致尿失禁的出现。
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对于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怀孕期间应该避免剧烈或持久地增加腹压的活动,如积极治疗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生产过程中配合医生助产士正确用力,产后不应过度疲劳,防止尿道感染,当有泌尿系统感染时要尽快积极治疗。
普及和推广产后康复治疗。目前对盆底肌防治主要有盆底肌功能的康复训练。可以到医院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帮助重建盆底功能,降低日后尿失禁、子宫脱垂、产后性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在产后42天后进行盆底康复,可有效恢复盆底肌肉功能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