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科 温兆伦
小晴的宝宝快一个月了,近来小晴发现宝宝的双腿总是很紧张,放心不下的小晴于是带着宝宝来到医院检查,儿科医生检查了一下发现小晴的宝宝下肢肌张力确实偏高,于是让小晴带着宝宝去拍个头颅的MR看看先。不久,头颅MR就出来了,报告单上写着“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室旁白质软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儿科医生告诉小晴,这是由于早产或者产后出现过窒息现象而引起的大脑缺血缺氧的后期病变。原来,小晴的宝宝是一个不足八个月便生下来的早产儿。那么,这个脑室旁白质软化纠结是什么呢?
脑室旁白质软化是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一种病理性改变。PVL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后期改变,更是造成早产儿脑瘫的主要原因,主要引起 患儿痉挛性下肢瘫或四肢瘫。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而这些高危因素就包括了孕期滥用药物、早产、产后窒息、休克等。高危儿在发育过程中视疾病危重程度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
对于高危儿这种可能发生的后遗症,我们应该尽早地介入康复治疗。康复医学对高危儿的早期介入治疗运用的是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运动和物理疗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易化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具体措施包括①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新生儿期进行感知觉刺激按摩、视、听、抬头及四肢活动训练,每次约半小时以上,每天至少2次;婴儿期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②直接干预,予新生儿视、听刺激,注重按摩、被动体操、游泳等运动训练,并按婴儿运动发育规律做抬头、翻身、坐位、爬行、站和走等主动运动训练。③对中重度脑损伤的患儿运用运动疗法,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循序渐进地促进小儿产生正确运动。④物理电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⑤针灸治疗。
高危儿的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以患儿家长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应该太过心急,患儿家长应积极主动配合儿童康复治疗,并遵循医生嘱咐注意平时喂养、抱姿等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