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心血管疾病,肿瘤,牙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古人云:“病由口入”,口腔疾病大多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属于多因素疾病。口腔的不健康状况对人类整个健康的伤害与影响很大,因此,让人人享有口腔保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对于提高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中老年人常见口腔问题:
1. 虫牙,坏牙-----龋齿
2. 牙齿松动----牙周炎
3. 倒牙------牙齿敏感症
4. 缺牙,掉牙-----牙齿牙列的缺失缺损
根源 1.衰老 2.损耗 3.不注意保护!或者保护的方法不正确!
一. 虫牙(龋病-----特别是根面龋)
是牙体硬组织疾病,以细菌感染为主的多因素慢性进行性的一种破坏性疾病,一种古老的病,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不论种族性别年龄都可发生。
一旦发生不经处理,不会停止发展而自愈。不仅影响了咀嚼,消化,而且可引起局部及周身严重并发症,成为病灶,因此我们提倡经常注意口腔卫生和营养,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牙齿终身不断磨耗,致使邻牙之间的接触关系变得松弛,加之老年人牙龈乳头萎缩,容易造成纵型,横型食物嵌塞发展成邻面龋坏。 形成的原因1.致龋细菌
2.食物因素
3.牙齿的易感性
4.卫生习惯
老年人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是较薄弱的结构部位,有利于细菌的侵入形成根面龋。
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唾液的质量发生变化,冲洗菌斑的能力降低也是形成龋病的一个原因。
危害:心脏,血压••••全身
预防1.保持口腔清洁 2.加强牙齿锻炼 3.改变饮食结构
二. 牙松动---牙周炎 牙周疾病是中老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
危害:疼痛,牙石堆积,口腔异味,牙龈上部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牙齿间有缝隙,牙周溢脓
牙周病六大潜藏征兆: 1.牙龈出血,发炎,红肿 2.牙齿松动,缺牙,掉牙 3.咀嚼无力,进食困难 4.口臭 5.连续腹泻 6.不明头痛,喉咙痛
牙周病的预防措施 1.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三次,每次3分钟。 2.饭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定期检查牙齿。 4.对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软垢,菌斑,用牙线,牙签,牙刷清洁。
治疗方法 1.除去牙垢和结石 2.处理牙周袋 3.处理牙周脓肿 4.治疗松动牙 5.按摩牙龈
三. “倒牙”-----牙齿过敏
原因----磨耗与楔缺
楔缺 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牙龈多已退缩,牙颈部骨质暴露,再加上长期的机械摩擦,易造成牙齿颈部磨损,用不正确的方法刷牙,年龄越大,时间越长,牙颈部磨损也越多,因而楔形缺损也越多。
磨耗 牙齿终身担负着咀嚼食物的功能,,因而均衡的磨损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其生理意义,但老年人由于饮食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很少,以及咀嚼习惯等因素造成牙齿过度磨损,继之可引起牙本质过敏等。
不均匀的磨耗形成过于尖锐的牙齿边缘和牙尖还容易刺激和戳伤颊舌粘膜形成溃疡。
日常防敏感小妙招
1. 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最好一小时后再刷牙。因为牙齿刚被酸性物质腐蚀过,表面变得很软,如果立刻刷牙,摩擦会带走牙齿表面更多的矿物质,使牙齿脱矿更加严重。可及时用清水或茶水漱口。
2. 不适用刷毛过硬的牙刷。选择软毛牙刷,降低牙刷对牙龈的伤害,同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过度用力。
3. 有牙周病,夜磨牙,牙齿过度磨耗等牙病时要几时治疗。
脱敏方法 1.脱敏剂 2.经常咀嚼茶叶或核桃仁,或用新鲜大蒜涂 3.充填术或冠修复
四. 缺牙,掉牙-----牙齿牙列的缺失缺损
镶牙的种类:种植牙,固定义齿,活动义齿。(正确选择修复体)
老年人口腔保健的误区:
1. 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
2. 人牙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3. 只漱口不刷牙。
4. “洗牙”对牙齿有害。
5. 掉一两颗牙,不必着急补,等掉净了换全口假牙省事。
6. 掉牙不必补。
7. 无牙不必刷。
日常生活常见护牙食物:芹菜,奶酪,洋葱,香菇,芥末,绿茶,薄荷,水
口角炎 老年人常因牙齿磨损或牙齿缺失,致垂直距离缩短,有的全口义齿也未完全恢复垂直距离,致使口角处皮肤发生皱褶重叠,加之唾液浸泡,潮湿,致白色念珠菌易于繁殖,形成口角炎,多为对称性。
口干症 一般表现为口干,咽馒头或饼干时必须要用水送下,夜间口干加重,需起来喝水,口腔黏膜无光泽,舌面干,唾液少。
口腔感觉异常 包括口腔灼痛,舌痛,味觉减退或异味感以及口干等症状。
义齿性口炎 老年人常有义齿,应注意卫生,要经常清洗,消毒,否则
老年口腔保健具体包括:
1. 老年口腔保健的目标:8020.即80岁的时候至少应以保持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者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康复口腔功能。
2. 开展口腔保健教育: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变化,普遍存在的口腔健康 ,以及不太讲究口腔卫生的旧传统观念与习惯等老年人的问题与特点,开展各种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常用口腔保健措施
一. 正确的刷牙方法 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先与牙长轴平行,再稍作旋转,与龈缘呈45°角,轻度加压使刷毛进入龈沟,以短距离拂刷来回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将牙刷移至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在上下颌牙弓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全面拂刷。
牙刷的选择 老年人要选择合乎口腔卫生要求的老人用保健牙刷,其特点是刷头较小,刷毛为优质尼龙丝制作,细软,吸水性差,回弹性好,耐磨性强,可进入牙邻面间及龈沟内,消除邻面及龈下菌斑,毛端磨圆,不伤牙龈,刷牙呈波浪形,增强去除牙菌斑的效力,刷柄扁而宽,不易折断,防潮,容易干燥,便于握持,不易滑脱或转动。
牙刷的保管 刷牙后,刷毛上粘有口腔中许多细菌,因此要用清水多次冲洗,并将刷毛上水分甩干,将牙刷悬挂于通风而且有阳光之处使之干燥。最不好的习惯是把牙刷放在玻璃管或金属盒中。或把牙刷头置于漱口杯内,这样刷毛的水分不能充分干燥容易滋生细菌。牙刷应每人一把,尼龙牙刷不可浸泡在沸水里,因受热可弯曲变形,牙刷用旧后刷毛卷曲,不仅失去清洁作用且会损伤牙龈,应及时更换。
牙刷的更换 用旧的牙刷必须定期更换,一般为3个月。长期不更换牙刷的缺点很大,一是细菌残留在牙刷上,极易滋生蔓延,刷牙时可带入口腔。二是牙刷用的时间长了,刷毛不能均匀分散,这样不仅不能发挥清洁牙齿,维护口腔卫生的作用,反而损伤牙龈,加重口腔疾患。
刷牙的次数与时间 建议老年人实行“三,三,三”制,即早,中,晚饭后3次刷牙,每次刷牙完全大约需要3分钟,饭后3分钟内就刷牙。
老年人最好选用含氟牙膏,因其可预防根面龋。
二.漱口 是最常用的清洁口腔的方法。养成饭后漱口,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的习惯。还可以消除口臭。
一般漱口用清洁水和盐水含漱为辅助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
通常为饭后漱口,可清除食物碎屑,消除口臭,每次含漱3—4口即可。
三.牙签牙线的使用
牙签可作为辅助刷牙的一种洁齿感觉,使用恰当不仅可清洁牙间隙,还有按摩牙龈的作用。以竹木牙签的使用较为经济且普遍。使用牙签时,将牙签尖端置于牙面上,沿牙面缓缓伸入牙列中,向牙的咬合面用力,即下牙向上外侧剔拨,上牙向下外侧剔拨,也可将嵌塞物推向舌侧。使用牙签时,压力不可过大,以免造成牙龈损伤。牙签尖端不可垂直插进牙间隙之间,以免刺伤软组织,引起局部感染。
天长地久使用牙签龈组织会发生萎缩,牙间隙增大而加重食物嵌塞。
牙线 有助于对牙刷不能到达的邻面间隙或牙龈乳头处的清洁,特别对平的或凸的牙面最为适合。
使用牙线的具体方法:取约50厘米长得牙线1根,两端缠绕在双手中指上,间距15厘米,清洁上颌牙时用拇指和食指引导,清洁下颌牙时以双手食指引导,一指伸入口内牙的舌侧,用指端将线顶起,绷紧压入牙间隙,两拇指间的线距为3厘米,把线轻压到牙颈处上下刮动牙邻面4—6次。
在操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切不可用拉锯式前后扯动,以免损伤牙周组织。
牙齿保健操
第一步:叩齿 第二步:搅海 第三步:鼓漱与吞津 第四步:按摩牙龈
牙齿健康手册
1. 以正确的方式刷牙,坚持每天刷牙2次,每次3分钟。
2. 牙刷涉及不到的地方用牙线清理食物残渣。
3. 远离酸,甜,黏度大的食品。
4. 尝试戒烟。
5. 养成正确的饮酒习惯,不要过量饮酒。
6. 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不要偏食。
7. 按时吃饭。
8. 远离过硬的食品。
9. 多补充水分。
10. 不要要紧牙关。
11. 避免用舌头推牙齿。
12. 定期进行牙齿自我检查。
13. 每6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
|